发布时间:2025-09-16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11日晚,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由人民网围绕“传承抗战精神 技能铸就未来”精心制作的职业学校“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第十一课——职业学校同上“开学第一课”。此次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观看相结合的形式,在同学们间引发了热烈反响和深刻思考。
本次课程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深入的专家解读和当代技能英才的生动案例,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并巧妙地将这种不屈不挠、精益求精、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与新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的使命紧密连接起来。课程通过刘贵福、罗生特、吴运铎以及中华职业学校师生等抗战年代的兵工战士、医护人员和职教学子的动人事迹,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这给当代职教人带来了极大的触动。
本次课程采用“跨学段协同、多学科融合”的授课模式,以时间为轴、以史实为基,生动还原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引导广大师生从历史纵深中深化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伟大意义的理解,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与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贯通培养2409田乐赟表示抗战先辈们在烽火中坚守信念、为民族存续浴血奋战的事迹,让我对“精神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担当”二字,而这份担当,在和平年代有了新的传承方式——那就是以技能为刃,为祖国发展蓄力。机械2431韩琪谈到自己承载着如此厚重的意义。抗战先烈们用生命捍卫国土,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则要用技艺建设祖国。在实训车间操作机床时,我不再觉得枯燥,因为每一次精准的操作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践行,我们学习技能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将抗战精神延续到和平年代的建设中。
此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堂意义深远的“大思政课”。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将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爱国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树立崇高理想、磨砺扎实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